
2019年,中国高净值人群移民数量有15000人,移民数居世界第一。截至目前,中国移民总数已超千万人,主要目的地是美国日本加拿大,其中移民美国人数有288万多人。
先富起来的中国人和知识分子们离开中国,更多的人正在离开的路上,于此景,联想到易中天的一句话:
富人和知识分子选择离开,便带走了财富和知识。一个国家若留不住知识和财富,那么剩下的会是什么?贫穷和愚昧!贫穷和愚昧的人需要什么?他们需要一个皇上。
对此,电视剧《大秦赋》恰为适宜的出现,在推波逐流中成为话题。剧情设置更是从秦始皇的爹开始讲………。
而,对于秦始皇,国内的舆论语境总是很灵活,不需要它时就讲‘暴君秦始皇’,需要用它时就讲‘大一统强大帝国’。我们的历史视角从未正当过,我们的历史书被系统的人为的编纂。
对于历史,我们要正视与反思。如秦朝,陈丹青说中国历史上最大的3次文明倒退,第1次就是秦灭六国,它导致中国人的思想境界从百家争鸣的高峰坠落,2千年来几无建树。(第2次是蒙古灭宋:铁骑踏过,仁人志士屠戮殆尽,中国人的气节和创造力不复存在;第3次是文化大革命:消灭礼仪人伦,中国人独立人格丧尽,沦为精神空虚的行尸走肉。)
今天的中国,在对外开放中融入世界,依赖于人口红利、改革红利、西方绥靖三大主要因素,成长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。而今,三大国内国际基础没了,贸易战疫情更是对经济挫骨刮伤,外资撤离,制造业外迁,国进民退。若在内循环的国策下,我们即将流亡在世界的边缘。
我热爱的这片土地,我和我的同胞们,我们的未来何在?民主与自由的曙光在哪?这片土地上的人已在地狱里轮回了几个世代。
分享网易看到的文章,《为什么要让《陈涉世家》滚出教材,而让《大秦赋》登上屏幕?》

最近,电视剧《大秦赋》正在热播,而这部电视剧也引起热议。我大概瞄了几眼,以为这剧的主要内容是讲秦统一六国,但万万没想到,竟然很大篇幅都在讲秦王嬴政他妈的风流故事。我看名字改为《大情妇》更为贴切。
历史剧中加入宫斗元素好像成了标配。
更让人感到匪夷所思的是,该剧一改历朝历代对秦朝暴政的批判,转向对秦朝暴政的美化和歌颂。
这编剧但凡读过几页历史书,都不可能这样写。
甚至还出现了这样的场面。
这画面是不是似曾相识。是不是觉得历史总在押韵。
从这画面看出,秦王是多么地爱民如子,体恤百姓。
然而历史上的秦国和秦王,哪是这样?
在商鞅变法后,秦国施行法家政策,而这个法家,并不是法律的法,而更像法西斯的法。
通过对内暴力、恐怖的独裁统治,对外侵略掠夺,这不就是最早的军国主义吗?
秦国通过强大的权力机构控制着老百姓的方方面面,最大程度地动员人力物力,把秦国打造成强大的战争机器。
对内通过严刑峻法,甚至还有连坐,这样让国内百姓老老实实地搞生产,对外通过首级数来论军功,大大增加了战争的残酷性,改变了之前贵族战争的点到为止,可以说秦国的战争模式在当时是不讲武德。
很多投降的士兵也会被杀,为什么?还不是因为每个人头都能及时地兑换成军功。甚至还有士兵为了人头,直接杀老百姓。反正军功只要的是头,才不管这个是什么人的头。这就导致大量的人口死亡。
在秦国这个战争绞肉机中,谁都不能幸免,包括秦国这台战争机器的操控者。商鞅、李斯、赵高、扶苏、胡亥、蒙恬,哪个得以善终。就这样的时代,谁会愿意去过。
从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,到秦国的焚书坑儒,让中华文明倒退了不知多少年。
而这剧竟然信口雌黄地说,老百姓要离开楚国去投奔秦国。这编剧到底是蠢还是坏呢?
史学家都称道秦统一六国,可统一六国真的是好事吗?没统一之前,六国之人还可以自由流动,人们可以用脚投票,去对百姓好的国中生活。而秦统一后,天下无处可逃,就只能往深山老林中逃亡。
在历史上听过很多逃秦、避秦,陶渊明的《桃花源记》就有记载,桃花源里的人是为了避秦才逃到这里。
而在历代诗歌中,逃秦、避秦的诗词更是不胜枚举。
桃花源上避秦人,岂料渔舟见此身。(宋·晃说之)
广筑长城一,纷纷走避秦。(宋·刘克庄)
柴门敲不应,疑是避秦人。(宋·陆游)
前年相送灞陵春,今日天涯各避秦。(唐·韦庄)
薜带何辞楚,桃源堪避秦(唐·李白)
盘盘幽谷造云峰,应有逃秦隐此中(宋·舒岳祥)
······
诗人们提到秦朝都是逃离的对象,怎么到电视里成了百姓投靠的对象了?这编剧到底是蠢还是坏呢?
从贾谊的《过秦论》到杜牧的《阿房宫赋》再到苏洵的《六国论》,秦国的种种暴行,被后人一遍又一遍的分析。
批判秦朝暴政,好像成了历朝历代的政治正确。
然而,这些古人万万没想到,在秦灭亡了两千多年后,还有人给他唱赞歌,给他拍《大秦赋》。
而毛泽东在给郭沫若的诗中就有为秦始皇辩护。
七律读《封建论》呈郭老
劝君少骂秦始皇,焚坑事业要商量。
祖龙魂死秦犹在,孔学名高实秕糠。
百代都行秦政法,十批不是好文章。
熟读唐人封建论,莫从子厚返文王。
秦亡了,秦制未亡,历朝历代都沿袭着秦朝的制度,至今仍然深刻地影响着中国人。
而这么强大的秦朝国祚只有15年,从始皇帝到二世而亡。在所有大一统王朝中应该是最短命的,而这么强大的秦朝竟然是被农民起义重创。
值得玩味的是,重创秦朝的陈胜吴广起义,这本是无产阶级反抗暴政的经典案例,史记中的《陈涉世家》近年来却从初中教材中移除。
可能因为《陈涉世家》从教材中移除了,这个编剧没机会读到,所以才会这样瞎编?
为什么要让《陈涉世家》滚出教材,而让《大秦赋》登上屏幕?
这在传递什么价值观?
说到避秦,我也把我诗中关于避秦的诗分享一下。
新古诗
集装箱
穷儿偷渡富移民,万里重洋为避秦。
告慰游魂休恋土,来生做个自由人。
鹧鸪天
雪岭之巅采白云,冰川之下石嶙峋。
皆为世上求名客,偶做深山拾玉人。
飞瀑布,起氤氲。烟岚笼罩雨崩村。
绿旗插满森林里,何处桃源能避秦?
有感于雷雷教唆人打方方等言论
癫狂言论倍雷人,劈死莫尤天不仁。
老妇何辜遭恐吓,疫情尚未问原因。
清风入户翻书页,秦制专门养暴民。
千百年来如一幕,江山万里待更新。
题窃格瓦拉出狱(步韵李白南陵别儿童入京)
窃格瓦拉狱中归,网红流量今正肥。
不用偷车来买酒,自有平台送锦衣。
人生际遇风云变,何人能与争光辉。
浪子回头不辞早,从今以后走正道。
三和皇帝带群臣,遁世亦不可避秦。
仰天大笑出门去,我辈岂是打工人。